文 | 馬哈
學院君說: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愈發(fā)關注孩子的財商教育,而關于財商教育,不僅僅是把錢拿給孩子讓他們學會如何去花,而是從很多方面,包括讓孩子參與家庭的財務計劃的定制,甚至是關乎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借錢問題。
而說到借錢,過去我們曾經分享過《看國外孩子和借錢不還的小伙伴對話,這才是好的財商教育》,今天我們分享這篇文章講的就是臺灣媽媽關于孩子借錢問題的感悟與思考,以及孩子在遇到借錢的時候,改如何應對,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日前臺灣公布的一份“2018臺灣中小學生理財現(xiàn)況調查”,調查顯示:
看完調查數(shù)字后,發(fā)現(xiàn)我給的零用錢金額偏低,目前仍是一個月200新臺幣(約合45元)。
不過,我認為小孩不用給太多零用錢,懂得控制消費及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才是給“零用錢”最大的意義。
52%小學生曾借錢給別人
調查中有一項資料很有趣:
有36%的小學生及70%的中學生曾跟別人借過錢;
有52%的小學生及87%的中學生曾借錢給別人; 其中70%借錢給別人的小學生有拿回借出去的錢,而僅53%的中學生有拿回借出去的錢;
當孩子是小學生年紀時,他們比較單純,借錢給別人的金額低,也比較容易要回借出去的錢,“有借有還(信任你而借錢)”這件事在他們心中很重要。但中學生為何只有53%的人能還錢,他們不在乎“信任”嗎?
“信任”這件事仍然很重要,但是他們可能沒有能力償還,有些人甚至會以為“這是友情的展現(xiàn),沒還就算了,兄弟談錢傷感情??!”這其實是錯誤的想法,友情不能用金錢來衡量,從小就要建立好的信用。
關于“借錢”這件事,我問過了自己的兒子,他曾經借錢給別人,也跟別人借過錢。以下是我們的對話:
媽媽:你在學校時,有借錢給別人過嗎?
兒子:有啊!我借給我的好朋友,30元,當時他想買飲料喝沒帶錢!
媽媽:那,他后來有還你嗎?通常你怎么去要錢?
兒子:有??!我都會說,你錢哪時候還我,然后說你如果明天沒還我,后天要多給我2元利息哦!
媽媽:你會擔心借出去的錢,拿不回來嗎?
兒子:不會??!熟的我才會借他錢,而且他有錢還我的才借,就是他跟我一樣“每月有領零用錢”。
媽媽:萬一拿不回錢,你們的友誼會被破壞嗎?
兒子:我沒發(fā)生過,我不知道,因為我都會要回來錢,而且我跟別人借錢,我第二天就還錢了。
孩子被“借錢”怎么辦?
孩子遇到有人向他借錢的情況該怎么辦?借錢這件事應該幾歲開始跟孩子談呢?我建議最晚小學3年級,也就是9歲開始,因為他們在學校可能會遇到同學借錢。
跟孩子“談借錢”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曾經問孩子:誰會愿意借你錢?知道錢是有成本的嗎?借錢有風險嗎?當天的回家作業(yè)就是“你能不能成功的借到錢?”
一開始,我問孩子誰愿意借錢給你?他們七嘴八舌的說:“我的好朋友”、“我媽應該肯”、“我爺爺他都會給我錢不用借”。
他們的回答很接近答案,通常借錢對象有2FB(Family家人、Friend朋友、Bank銀行),前兩者可能因為愛跟友誼的關系,愿意無“息”借你錢,但是如果借錢的對象是銀行,就必須付利息,他們一分一毫都跟你算得很清楚。
接著,我們問哪種借錢方式要支付利息?大家都說跟銀行借錢要付利息,于是我們談了“錢”是有成本的觀念,當你把錢存在銀行時,銀行會給你“利息”,所以換你跟銀行借錢時,也要支付銀行“利息”。
而且不同的借錢方式,要支付的利息高低不同,例如房貸可能3%以下、信用卡循環(huán)利息可能高達15%,所以千萬不要亂借錢,因為你有可能因為無力還錢而“信用”破產。
最后,我問他們會不會擔心借出去的錢拿不回來,如果拿不回來,怎么辦?
這時大家的回答是“我就不相信他了(下次不借他)”,有一些回答“我會開始討厭他,然后一直跟他要錢?!?/span>
沒錯!這就是“借錢的風險”,錢有可能要不回來,借錢其實跟“信任感”有關,也就是未來你還可以相信這個人,這個人日后在你心里還有信用,你才會愿意借錢給他。
我個人還蠻贊成孩子有借錢的經驗,而且最好對方沒有還錢,這樣他才會深刻體驗未來是否還要借錢出去這件事。
如果孩子在學校遇到別人借錢,可以教孩子以下4種簡單方式來判斷,他再決定是否要借錢出去。提醒孩子千萬別用錢買友誼,那不是真感情!
1、他有沒有固定零用金(收入)
2、他之前跟我借錢,有沒有還錢(信用)
3、他有沒有跟其他人借錢,因為他可能沒能力還我(有其他欠款)
4、他有沒有抵押品(例如游戲寶物或你想要東西)
李嘉誠曾說:“什么最難?借錢!肯借錢給你的人,一定是你的貴人”。
當孩子練習借錢這堂課,除了教會他們懂得信用跟風險外,更重要是教他們懂得“愛”,因為每一分錢都是“有價”,只有你的家人跟麻吉,因為無價的親情及友情,而愿意借錢給你。
看完文章,今天有空我們就來跟孩子談談“借錢”這件事吧!
要發(fā)表評論,您必須先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