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少年商學院教研總監(jiān)Evan

探訪臺灣文創(chuàng)界大咖

本文整理自對臺灣最好的音樂劇詮釋指導魏世芬的采訪

戳視頻看魏老師對少商同學的寄語

(點此了解2018寒假臺灣研學營)

聲音是一張名片

近年來,學校越來越注重讓孩子做演講,要求他們做陳述,這讓越來越多家長意識到,聲音的訓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聲音是一張名片。通過聲音藝術的訓練,可以提升孩子幾個方面的能力,分別是:人際交往、表達禮儀、人文修養(yǎng)、格局氣場。當然,這其實不僅僅是聲音訓練,更多的是禮儀和交往的訓練,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孩子的個人領導力、領導藝術。

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訓練一:自我介紹

那么,具體怎么做訓練呢?當我非常寬泛地問一些孩子:“你覺得你的聲音有什么問題嗎?”他們會想不到,但如果你具體說到他們的演講,比如:“老師讓你上臺做分享的時候,你會怎么樣?”因為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就會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

如果是對著比較成熟的人,我通常是問他:“你有沒有聽過你自己的聲音?”我會要求他描述自己的聲音,有點像看病的時候,你要告訴我你的病勢在哪里。

聲音是一個生命的記錄器,比如,你的聲音為什么沙啞、講話為什么會很快、為什么沒有語調(diào),為什么沒有人聽……這些問題都很重要。所以,為了讓孩子們更理解自己的聲音,來訓練的孩子都必須錄音,因為他必須要聽過他自己的聲音。

我建議讓孩子自我介紹,要有2個版本,一個是正式的。譬如說,我是誰,然后我喜歡什么,我平常的興趣是什么,就這樣簡單。有些人說話的口音很重,有些會很小聲,或者他的用氣不對等等,這些狀況,我必須要很快判別,才知道他們大概出了什么問題。

再有一個,是在派對里面的自我介紹。我之前在美國念書的時候,發(fā)現(xiàn)大家在很輕松的派對時,不適合用我的名字是什么來介紹,那樣會被嘲笑的,因為太呆板了,不夠幽默。

所以,孩子必須要知道自己的優(yōu)點和缺點,不必故意去避開,不必說,別人講到你哪個缺點,你就過分敏感了,覺得自己被攻擊,而是想辦法讓它變成是一個特點,可以以幽默地介紹自己,你把自己的缺點陳列出來的時候,大家反而會覺得你放得開。

所以呢,總結來說,好的自我介紹,要講究兩點。

第一是技術部分,你的姿勢、語調(diào)、表情,你的發(fā)聲方法,都會帶來很多的很幽默的振動,那我就會用比較科學的方法,讓你的聲音變大,語氣更肯定。聲音有胸腔、喉腔、口腔、鼻腔,但是要怎么用呢?其實就是根據(jù)不同的角色來的。

比如,我現(xiàn)在要扮演國王,用的是胸腔,因為我要讓大家信服。又或者說,我要讓大家覺得我是可信任、負責任的。再比如主播,主播的聲音是甜美的,比較滑和窄,就要用鼻腔。

練完共鳴之后,就要開始調(diào)整語速和語調(diào),這是第二個部分——如何詮釋你的聲音。比如我在接受采訪,就會停一下,因為要接收你的反應,因為講話有傳送帶,如果只是一直講,都沒有感覺到別人接到了沒,而且他想不想聽。

有些孩子不停地發(fā)言,然后聽眾開始摸耳朵、摸頭發(fā),其實就是不太想聽。我們說,講話也是有“收視率”的,你的表情好不好看、你講的內(nèi)容是不是別人想聽的。

最后,我會關注到更小的東西,比如講話的眼神,我們會看,孩子盯著哪里,因為如果一直看著某個聽眾,人家會不舒服,作為演講者,自己也會不舒服。所以出來講話,眼神是要有一個間隔的,不要死死盯著一個地方,也不能左右左右地看。

還有一個,就是你做任何的報告,你要拿麥克風,你的角度、麥克風擺放位置,怎么走路上臺,也是一個蠻大的學問。有人膝蓋會鎖緊,還有大腿啟動,還是骨盆腔啟動,走路的重心不太對。為什么有人一走進來,別人會覺得你是一道光,有的人一走進來,別人就不會注意到你呢?這看似跟聲音關系不大,其實也屬于聲音訓練的一部分。

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訓練二:模擬采訪

自我介紹之后,可以進入到模擬采訪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覺得,在競爭的環(huán)境里,你的氣勢就要出來,不能一味讓孩子低調(diào)。像我剛才講了這么多聲音的位置和方法,其實就是說,你的氣場,是可以自己決定的。

比如在談判桌,假如我要三萬塊,但是我一進來告訴你,我只要三十,那最后就只能要到四十。所以聲音和你的氣質要匹配,你是要攻,還是守,在不同的場景里,你要先決定好,從頭到尾都要比較流暢。

有一些企業(yè)家,他們就吃過聲音上的虧。比如年會,每一年都要出來報告,然后他們會覺得自己眼神猥瑣,不好看。但是比較好的一點是,這些老板有經(jīng)驗,遇到過很多狀況,知道問題在哪里。

其實放到孩子的身上,也是一樣的。很多孩子都會在公共場合做演講,這是一個發(fā)現(xiàn)問題的好機會,他可能會想起:“我上一次上臺,好像一句話說不出來”,從這個角度出發(fā),每個孩子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

在訓練之前,我會希望孩子可以錄視頻,這樣我就可以看到他看熒幕的神情。我會看他的眼睛,比如不能眨太快或是太慢,也會看他的笑容,不可以一直傻笑。

我建議是模擬一個場景——假裝自己是在接受采訪,或者公開發(fā)言,一個很真實的反應是,就像一些電視臺上面,旁邊的人會用手給你轉圈圈,提示你時間夠了,那孩子要學會怎么收放自如。

再比如,孩子即將要去面對媒體,該怎么做呢?我們會出這些題目。我舉個例子,假設孩子現(xiàn)在獲得青少年游泳冠軍,或是個人愛好獲得很大的進步,有一個獎項頒給他,那就叫其他人幫忙用手機模擬拍攝,這種訓練,就是很好的。

訓練三:角色扮演

我在國外拿的學位是聲音指導,本來就是幫助戲劇里面不同角色的塑造聲音,所以比較擅長通過角色扮演來訓練。

像我剛才講的國王,如果他的經(jīng)歷很慘,是要被人推翻,那聲音肯定會沉,不會飛揚;那如果是非常意氣風發(fā)的,聲音可能又要變得很輝煌,所以我就要幫助那個角色調(diào)整。

不同的情緒,不同的角色,都要從聲音里面表現(xiàn)出來。要訓練聲音,也要學習聆聽,比如有一些人講話很急,但我們就不要插嘴,讓他講完,就像我們摔跤的時候,就停下來,看對方怎么出招。

我們剛才說的自我介紹,或是表達自己、被電視臺采訪,雖然是虛構,但也是會碰到的場景。但是表演就不同,你扮演一個國王,可以看到扮演者的性格,看他整個人的能量、氣場。

比如國王都會下命令,大家都會說,在這當中,可以有懷疑的語氣,有挑釁的語氣,有下令的語氣,也有控制的語氣。我們就分析這些不同的說法,為什么要這么說。其實這些都不難,孩子聽得出來,只是平時沒有把它分析開來,就沒有注意到。

我是個比較極端的人,沒有中間,愛恨非常分明,喜歡和不喜歡,我很清楚。我不太會假裝,做什么事情又很認真,我喜歡那科都是考滿分,如果不喜歡,算好60分就走。

那么,在幫助別人進入一個角色的時候,我會教他“認真地假裝”。比如一個角色要上吊自殺,我要幫助別人演這個角色,就要找到相同的經(jīng)驗。他可能沒有自殺的念頭和感覺,但我可以把他失戀的感覺調(diào)出來,打開一扇回憶的視窗,這是比較高明的表演。

假如只是事前把臺詞和呼吸都設計好,眼淚從哪里掉,這樣會很假。所以,應該把自殺和失戀這個相同點結合一起,再回歸到經(jīng)驗上,再說怎么做、怎么哭,很多金鐘獎、金馬獎男女主角,都在我這里上這種課。

比如出演今年華語電影《血觀音》的陳佩騏,就是有參與我的訓練,她的聲音很小聲,很嗲,她在戲里面是故意唱不準的,這樣就能讓惠英紅氣勢出來。

臺灣的孩子,是很喜歡看戲劇的,而且也會去做,這是臺灣的美學,大家比較關注。好像每個人都有一個小小的愿望,每個人都要學表演。我為什么到企業(yè)也要幫助大家做這些表演,因為表演一定是要兩個人合拍,一個人很優(yōu)秀,沒用,我們要講節(jié)奏。我講這個字,你講那個字,是快或是慢,你要停板,我等到那里,要互相搭配,要學會觀察人家。

通過戲劇可以培養(yǎng),除了我們想得到的美學、藝術,還有對人的敏感度和觀察,像我妹妹的兒子,智商特別高,但跟人相處很困難,所以我妹妹就帶他上很多體育課和表演的課,讓他可以更好地和別人打交道。

會說話的人,一開口就贏了

聲音,學做人

劇場知名編導蔡柏璋曾經(jīng)說過:“出國學聲音,不是學聲音,而是學做人?!币粋€人的聲音狀態(tài),大致說明了他所有的現(xiàn)況。歌手到了聲音指導老師的鋼琴旁邊,不只是來調(diào)整聲音表情,他們都會對自己有更大的期待與野心,也有恐懼。那種慢慢擺平情緒、找到合適自己的聲音的過程,其實就是找到自己。

所以要先學會聆聽,大概就是講這個概念,聲音指導老師要聆聽出每個人的需求,為什么要來到你的面前,這對我來說是很困難的功課。

我們以前是政治世家,靠近我爸的大部分都有所求,每個人來到我家,可能有追逐名利的人、有愛你的人,期待跟他互動,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我爸爸跟人的交往就很好,這和聲音的塑造,是很有關系的,也是同理心的體現(xiàn)。

所以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爸爸如果去世了,家里應該會來很多人。因為我們家跟別人接觸都是蠻真心的,那是一種財富,看到每個人的價值,然后每個人可能會樂意幫你。????

最近二三十年,我們中國的孩子,也變得富裕了,但有時候修養(yǎng)方面,靈魂還沒有跟上腳步,幸運的事,這一塊引起了越來越多家長的重視。孩子的學業(yè)成績、琴棋書畫是技能,但這些聲音的塑造、人文的修養(yǎng),確實不是報個興趣班三天就能學會的,需要我們家長潛移默化的熏陶。。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