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文 |?張一平
資深心理咨詢師
少年商學院國際專欄作者
8月3日,山東鄒平的一家出租屋內,7歲的小萱(化名)因為吃飯?zhí)?,被母親用鐵棍毆打一小時致死。小萱原本9月就要上小學了,但是她再也不能等到開學的那一天了。
小萱父親說母親平時不僅打孩子,他也會被打。小萱被打后,他無奈下出門買煙在路邊抽,沒想到回家孩子已經渾身是傷。他想送去醫(yī)院但被妻子阻撓,只能眼睜睜看著孩子不行后才打了120。
小萱父親等不及后自己抱著孩子去了離家僅10分鐘路程的醫(yī)院,但已經太晚了,醫(yī)生無能為力。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事件早已變成了一個過去的新聞,淹沒在公眾的朋友圈、APP推送中。事件報道后,很多人譴責了新聞中情緒失控的母親以及她不可原諒的暴力行為,覺得這樣的母親不配為人父母,并認為自己絕對不會這么做。
?
但實際上,家庭暴力、情緒暴力充斥在你我的生活中,并且很多人正一步一步走向崩潰,或許沒有訴諸暴力卻將崩潰之穴留給了孩子。
父母容易情緒失控的問題出在哪
我曾經有個咨詢者,暫且稱她為H媽媽。她曾是個職業(yè)女性,干練精神,有個3歲的孩子。因為孩子早產體弱,便辭職在家全職看孩子。她來咨詢的問題很簡單——叫孩子起床太火大了。每天早上她喊孩子起床時,孩子都很磨嘰,她便會責罵孩子,罵了之后孩子會哭,一哭她就會更加崩潰
直到有一天,她忍無可忍一把把孩子摔在床上,把她反鎖在屋內干嚎了一個上午。萬幸孩子沒事,H媽媽說自己知道這樣做不對,她想學習正面管教,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去教育孩子。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從H女士的咨詢的問題來看,似乎離新聞中毒打孩子的母親差遠了,而且H愛著自己的孩子,在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后主動尋求幫助。H有著良好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教育背景,有能力也有意愿做得更好。
是不是感覺很不一樣?
是不是覺得H女士的孩子應該能夠從暴力可能中脫離出來?
對不起,我今天分享的是一個悲傷的案例。
H女士并沒有從正面管教中獲得足夠的支持,哪怕她后來又學習了游戲力、好好說話、情緒管理等等名目繁多的育兒課程,都沒能幫她。她希望自己能用最好的狀態(tài)、最大的耐心去面對孩子,但是就是不夠用。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她希望精心設計的游戲能夠幫助孩子度過各種“敏感期”,但就是事與愿違。她也嘗試了做情緒管理,希望用各種方式緩解自己的怒氣、負面情緒,但日積月累最后往往迎來劇烈爆發(fā)的一天。
最后H媽媽再次來到我的辦公室時,是來傾訴自己的離婚事件的。她與家人育兒理念上的分歧讓她備受煎熬,終于全面崩潰了。她不僅責罵孩子,也責罵丈夫,并且也責怪雙方的父母。她認為誰也不理解她,沒有人支持她,她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勞,所有人都與她對著干。
她全心全意為了孩子好、為家庭好,甚至放棄了自己如日中天的事業(yè),卻換來這樣的結果。她實在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生活失序最容易影響人的情緒
那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其實這里的根源,與情緒管理、與育兒觀念都沒有關系。不論是將女兒毆打致死小萱媽媽,還是H女士,他們都知道將情緒加諸在孩子身上是不對。但為何都做不到?
你或許會說,不對,小萱的母親不愛孩子,H女士是愛孩子的,所以盡管方法不對,但這是兩碼事兒,不能相提并論。
對不起,這兩者之間背景或許千差萬別,但本質卻是一模一樣的:將生活的失序歸責在別人身上。而最容易被歸責的,就是無還手之力的孩子,以及愛你的家人。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小萱母親生活中各種不如意,離婚又復婚,兩個孩子需要照顧,從新聞中也知道丈夫更多是忍氣吞聲,經濟生活中的困難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在孩子的教育上,先不論對錯,但可以肯定是小萱媽媽是孤獨的。
H女士為了孩子放棄了事業(yè)、日常生活處處遷就孩子的需求,因為全職在家所以照顧孩子生活起居似乎是她的鐵打任務,經濟中沒有話語權、育兒中沒有共同分擔者,以及來自家人的各種指導:你脾氣太大、你耐心不夠、你方法不對……她求助了各種專業(yè)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無一例外都不能解決她生活失序的問題。
所以那些在網上口誅筆伐父母情緒管理問題、譴責家庭暴力的文章有很多,但看完之后你會覺得并沒有用。因為問題的根源不在與情緒與方法,而在于一個人的自我認知。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建立自我邊界是解決情緒問題的關鍵
回到我們的主題,為人父母的你是如何一步一步崩潰的?
其實你是被生活中日益積累的失序后的無力感所擊潰的。造成這種失序的原因,主要有經濟、重大變故、家庭成員改變、不可調和的矛盾等,潰敗之后或許會訴諸不可挽回的暴力行為。
比如小萱媽媽以及各種失控的父母暴力教育現象,也許是無奈的逃離,比如H女士最后別無選擇的離婚;也許是深度的自我譴責,演化為各種心理問題和因壓力而來的疾病……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那難道這就是一個死局么?究竟該怎么做?
我以咨詢中一個環(huán)節(jié)來說明,或許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青少年教育咨詢項目中,有一個我們非常重視的環(huán)節(jié),叫做日程確定。在過程中老師與學生會共同確定任務與要求,看似稀松平常,但起到責任歸還的作用,也就是自己的領域自己做決策、自己負責任。
通過這個方式,我們可以嘗試去建立一個人的自我邊界,他會逐漸明確具體事務中的責任、決策將會面臨的風險,知道自己的能力、特點,為自己筑立起一座邊界墻,這座邊界墻既可以起到自我保護的作用,同時也能推動自我規(guī)范。
通俗點兒說,這樣的一個孩子可以稱之為懂事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懂事與我們平時說的聽話的孩子不要混為一談,懂事是自主的,聽話是被動的。我們的人生里或許需要主動的妥協,但不需要呆板的聽話。
?
良好的邊界意識讓父母和孩子都受益
所以避免失序歸責陷阱最主要的功夫,需要下在邊界墻的建立上,知因果、知進退、知權責。如果是一個有著清晰邊界墻的孩子長大后成為了母親,遇見孩子不起床,她的第一反應是思考孩子為何吵鬧。
如果是缺覺,想如何補覺;如果是習慣,看習慣背后是什么訴求;如果是不適,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情況;或者自己累了不耐煩,找到能夠分擔壓力的人或方法;也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情緒,如實面對自己的情緒,用合適方式進行抒發(fā)紓解……而不是摔了孩子關上門。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如果是一個有邊界意識的母親遇見孩子不吃飯,她的第一反應應該是確定孩子不吃飯是不是真實的自我感受,是不餓還是難受還是挑食,因為吃飯,尤其是一個7歲孩子吃飯與否,完全是她自己可以自主決定的事情。
一個有邊界意識的父親看見母親毆打子女,他的第一反應是母親越界了,他需要維護孩子的自主邊界建立,會堅決地制止母親的行為,不會在“親生母親管孩子總是沒錯的”、“她脾氣不好沒法管”等觀念中坐在街邊徘徊。
邊界意識同時也將是你抵御生活失序的重要依憑。生活的改變時時刻刻都在發(fā)生,你沒有辦法做到沒有情緒、沒有壓力,但是我們可以嘗試做的是分清楚哪些壓力與情緒是你需要去承擔的,哪些是不必理會的,而最為重要的是,分清楚給予你情緒或壓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7歲女孩被母親活活打死:情緒崩潰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噩夢
時間緊張,你需要調整的是時間安排,而不是責備孩子磨嘰;孩子沒有規(guī)矩無理取鬧,你要建立的穩(wěn)定而一貫、能執(zhí)行的規(guī)則,而不是責備孩子不聽話。
從這個角度去看,你會發(fā)現這些看似失控的家庭暴力、家庭矛盾,與你會不會育兒、上沒上過情緒管理課真的不相關,你需要的是從小建立起來的清晰的自我邊界。
當然,成年的你現在去嘗試建立,也永遠不晚。
留言互動?|?您有什么情緒管理的好辦法?歡迎您在文末“寫留言”把您的觀點分享給大家。我們將在今晚(8月22日)24:00前,隨機抽取5位幸運兒,每人贈予給孩子的世界名校通識音頻課一門。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