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近年來,課本外的閱讀越來越受到重視,光靠死記硬背已經遠遠不夠。

讀書多不代表會讀書,為什么同樣一本書,有的孩子只能看到故事本身,而有的孩子卻能品出不同的味道?

哈佛大學有一個著名的“五英尺書架”計劃(Five-Foot Book-Shelf),意思是若每天用15分鐘閱讀經典,四年畢業(yè)后所讀的書就可以擺滿一個五英尺長的書架。提出這一計劃的前校長還親自挑選了50卷必讀經典,史稱“哈佛經典”。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閱讀經典并不是浮光掠影般地掃讀。在美國各州中小學里,學生不僅逐字逐句閱讀文學經典,更需要通過對整本書進行精讀,通過提問、分析、討論與表達培養(yǎng)獨立思考與批判性思維能力。除此之外,閱讀人文經典更是對青少年人格形成和個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少年商學院推出2019年春季系列課程《百萬閱讀俱樂部之經典文學鑒賞與寫作》,帶領全國各地的華人中小學生,一起輕松走進文學的世界,幫助每一個孩子全面提升批判性閱讀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藤校綜合軟實力。

國際MTC能力提升

溝通能力—寫作技能

決策能力—同理心和同情心

批判性思維—分析和創(chuàng)新思考

建議年齡:全國各地9—12歲熱愛閱讀,希望提升閱讀與寫作相關能力與素養(yǎng)的青少年

直播時間:2019年3月8日—5月31日,每周五18:30—19:30,共12次視頻直播課+12次創(chuàng)意實踐挑戰(zhàn)。

???

課程導師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鞠茜

少年商學院資深導師

 

美國斯坦福大學教育學碩士,熟稔源自斯坦福、風靡全球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方法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曾在多所硅谷中小學擔任創(chuàng)新工作坊導師,并參與Gooru等硅谷互聯(lián)網教育項目的研發(fā)。赴美深造前曾在國際學校長期擔任AP經濟學導師,閱讀量巨大,擅長深入淺出激發(fā)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

課程大綱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

往期學員評價

芷森( 9歲 來自浙江)

老師講課內容豐富吸引人,并引導孩子讓孩子腦洞大開,激發(fā)孩子能天馬行空而又有章可循地進行小說創(chuàng)造啟蒙。

令人感動的還有老師每一次認真的作業(yè)點評。老師對作品的觀察是細致入微的,對孩子的鼓勵十分精準,而恰到好處的點撥又引導我們向更寬廣、更深層次領域探索。

宇豪 (10歲 來自廣東)

老師講的課特別有趣,還會拓展很多知識,并且把內容講解得十分詳細,有五花八門的問題。挑戰(zhàn)也非常有意義,激起了我繪畫、寫字的沖動與喜悅。

繼續(xù)聽老師講的課和挑戰(zhàn)的作業(yè)會不會讓我成為一個作家或者畫家呢?在此課程中,我學到了人們只要有靈感就可以寫出自己內心想的東西,就好像JK羅琳一樣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作家!

 

課程收獲

1、建立跨學科知識和視野,增進對自己他人以及世界的理解和共情

2、專屬綜合素質檔案,對應國際名校的8大能力模型評估報告

3、完成課程挑戰(zhàn)可獲得學習證書和傳奇少年勛章

4、課程主題工具包

5、線下實踐中的個性化指導,1對1的作品專業(yè)點評

完成系列課程將獲得8大能力模型評估報告,清晰了解孩子的能力提升,同時為孩子建立綜合素質檔案,將是孩子未來重要的學習檔案和能力證。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完成課程創(chuàng)意挑戰(zhàn)后將獲得學習證書并有機會獲得傳奇少年勛章,為孩子的成長作記錄,鼓勵并肯定孩子的努力,免費快遞到家。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直播課配備一個創(chuàng)意學習工具包,包括上課說明、家長指導手冊、創(chuàng)意筆記等。另附專屬手冊,輔助同學們更好地上課和完成課后實踐挑戰(zhàn)。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孩子即將迎來新學期

少年商學院特別推出

?全球素養(yǎng)必修課? “新學期獎學金”??

助孩子制勝未來

用券報名可立減300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即可領取

為什么孩子從小要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審美觀和寫作力可以這樣培養(yǎng)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