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欺凌同伴被判13年,教育不好孩子就別送他出國

中國留學生欺凌同伴被判13年,教育不好孩子就別送他出國

這是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第1025次分享。核心內(nèi)容作者是著有暢銷書《我在美國當老師》的中美教育規(guī)劃師林杰,我們已獲其授權(quán)。?

案情最終有結(jié)果了。

昨天,也就是美國時間的2016年2月17日,南加州3名中國留學生欺凌同胞案于洛杉磯縣波莫那高等法院宣判,三人分別獲刑13年、10年和6年。他們的花季年華將在牢獄中度過。三人服滿刑期后還會被永久驅(qū)逐出美國。

這起去年開始,就為中美億萬公眾特別是教育界所關(guān)注的事件,緣起就是中國小留學生之間因為戀愛關(guān)系爭風吃醋,引發(fā)非法綁架、關(guān)押并用殘忍手段折磨另外兩名女留學生,導致兩人嚴重受傷。

給學院君印象最深的一個細節(jié)是,據(jù)報道,三個留學生被捕后第一次出庭時幾人完全懵掉了,他們沒想到自己竟然闖了大禍,在他們的心里,這就是同學間“打架”,在中國司空見慣,頂多是被校長知道,教訓一頓罷了,連開除學籍都談不上,更不用說要被捕入獄了。

中國留學生欺凌同伴被判13年,教育不好孩子就別送他出國

最初的幾次庭審,他們完全沒有對法律的敬畏,在庭審現(xiàn)場的那種蠻不在乎、不屑一顧讓美國人覺得不可思議,直到法官的再三警告“你再繼續(xù),我將現(xiàn)在就做出讓你終身后悔的判決”才有些許收斂。更夸張的是,其中一位涉案留學生的家長還曾想用金錢“和解”,導致一片嘩然。不然沒用,而且罪加一等。

他們實在太不了解美國了——在美國,言語威脅也算欺凌,何況大打出手或是綁架!此外,犯罪者即使未成年也要承擔刑事責任,同時一定伴隨的是巨額經(jīng)濟賠償,動輒傾家蕩產(chǎn)。不了解這些也就罷了,還想通過行賄來擺平,實在讓全世界都瞠目結(jié)舌!

雖然以這幾人的極端行為給整個留學群體貼標簽未免不妥,但由于出國留學生的低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們不能總是等到出事之后,再去探討背后家庭教育的失敗,或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失常。說句不好聽的,我們教育不好的孩子,要送出國等著美國用這種方式來幫我們教育嗎?少年商學院就中美教育規(guī)劃師林杰的一篇關(guān)于為什么中國留學生屢屢在國外“出事”的成因分析,分享給大家,對低齡留學給出系列建議,即使孩子在國內(nèi)讀中小學,也同樣受用。

中國留學生欺凌同伴被判13年,教育不好孩子就別送他出國

現(xiàn)在留學生的年齡越來越小,孩子們的心理成長健康牽動著家長們的心??上н@件事情雖重要,得到的關(guān)注卻總滯后,很多時候做父母的都是等著事情發(fā)生了,才采取措施:休學,轉(zhuǎn)校,留級等等。我曾經(jīng)也是小留學生,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而立之年,回眸自己的過去并細心觀察身邊90后和最新一批00后的小留學生們,我感慨萬分,以兩個孩子的故事,和他們背后的家庭,說說我的觀察和建議吧:

不能輸?shù)哪铑^,終將壓垮所謂的“優(yōu)秀學生”

比如今年認識的一個小伙子,Henry,他目前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就讀10年級,住在一個美國家庭里,平時上學,放學,兩點一線,生活很有規(guī)律,跟寄宿家庭和睦相處,關(guān)系得當。遠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對這樣的現(xiàn)狀算是滿意的。

但和他的一次交流卻讓我覺得“別扭”,他身上有一種拘束感,甚至壓抑,說話吞吞吐吐。我為了讓他放松,開始把話題轉(zhuǎn)移到自己的身上,跟他分享了自己以前當小留學生的不少經(jīng)歷,其中不乏一些特別個人的故事。終于,當說到自己來美初期遭遇的種種困惑時, Henry 開始慢慢打開自己的心扉,終于向我拋出了隱藏于內(nèi)心的一個問題:

“你覺得作為小留學生,是否就應(yīng)該兢兢業(yè)業(yè)地做個好學生?”

中國留學生欺凌同伴被判13年,教育不好孩子就別送他出國

他的言外之意是,他是否可以不規(guī)規(guī)矩矩地過每一天,可否做一些雜事。我猜想他之前在中國的學校以及家里時,肯定是一位“好學生” 、一個“懂事的兒子”。好奇的我又小心翼翼地深挖了一下:“如果你的想法跟別人對你的期望存在沖突之時,你會如何處理?”

Henry說,“我會先把自己的想法放起來?!?/span>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過去的自己。我在學生時期,那公認的自律和努力的背后,不少是要表達對父母的孝順,后來,為了對我之前這個“優(yōu)秀學生” 的印象負責到底,我活得也是很不輕松。一個孩子,一直活在他人的期望之之中,沒有內(nèi)心自由,也就阻礙了成長。

Henry 目前的迷惑不至于嚴重影響生活,他暫時還是能夠達到別人的預期, 做一位“好學生”或者“好兒子”,但是在學習之外的選擇,他既好奇, 想嘗試很多, 又擔心自己成績會受影響,矛盾??!他若沒有留學,迷惑或許還不至于那么強烈—— 在國內(nèi)大家更多是一心只念圣賢書,但在國外,學生的選擇就太多了。

加上學生本來在中國就讀于一所重點學校,到了美國之后,心里總還是抱著自己是一位“重點學校學生”的定位,任何想“不務(wù)正業(yè)”的念頭,都只能被他暫時放棄,又怎么融入這邊多元化的學習呢?

送孩子出國前,測測孩子的心智年齡

另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學生,叫Sam,是要到美國讀本科的。

他的故事很曲折,在中國讀了中學,由于某種原因,又被父母安排到加州讀高中,讀了一年,成績不理想,又轉(zhuǎn)戰(zhàn)回國讀高中……過去一年,靠著身邊人的“幫助”,他申請到了美國本科。當收到多個大學錄取通知后,他還是一如既往——無所謂,選哪個大學,聽父母的唄。如他父母所言,這是個典型的叛逆少年:不愿意上學,每月零花錢過萬,和父母交流極其困難。

說白了,他的這種行為,其實是希望得到父母的關(guān)注。Sam 現(xiàn)在雖然已經(jīng)滿18歲,但是他的心理年齡還處于幼年時期。一個明顯的表現(xiàn)是,當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比如說零花錢,他會選擇離家出走的極端手段來抗議, 這完全不符合一個18歲成年人應(yīng)該具有的理性和成熟。

雖然我相信大多數(shù)孩子留學是有能力適應(yīng)的,但是就Sam這類心智遠低于同齡人的學生,建議不合適低齡留學。而留學僅僅是一種問題的逃避,而且問題會變得更大,到最后無法收拾。

和孩子聊天,先聊最近的心情再聊成績

那么我們會問,小留學生的這種問題應(yīng)該如何妥善解決以及如何預防?答案在于家庭。

小留學生的心理困惑或者問題,絕大時候是跟家庭教育有關(guān)系。比如說焦慮是可以傳染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yī)學院教授Golda Ginsburg研究兒童焦慮就發(fā)現(xiàn):家里有明顯焦慮感的家長,孩子產(chǎn)生焦慮的可能性是一般同齡人的2-7倍。如果家長認為我們生活的世界很可怕,就是人吃人的環(huán)境,那么孩子們更有可能以同樣的眼光去看世界。

基于這個出發(fā)點,當我為一些小留學生提供升學規(guī)劃和跟蹤輔導的時候,特別是在小留學生的過渡期間,幫助父母管理好自己的焦慮,避免他們無意識地向孩子輸送自己的焦慮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

中國留學生欺凌同伴被判13年,教育不好孩子就別送他出國

其次,家長跟學生之間的交流,一定要先關(guān)注孩子的內(nèi)心:多問一下最近有什么令人開心的事情,如一場球賽的勝利,一次老師的贊美;或者是有什么不開心的,如室友之間的矛盾等等。關(guān)注內(nèi)心之后,再了解外在的情況,如學習成績。后者必須在寬松和安全的氛圍之下進行。

了解學習成績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在關(guān)心他,而不是在審判他。在我發(fā)現(xiàn)Henry 的內(nèi)心困惑之后,他的媽媽表現(xiàn)很驚訝,原因在于Henry 都是報喜不報憂,極少跟她談到內(nèi)心深處的矛盾。媽媽著急問我有什么對策,其實解決辦法也挺簡單:

真正地去愛——無條件的支持,無條件的接受。當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認可是無條件的,跟學習成績、大學錄取、比賽名次都沒有關(guān)系的時候,他的內(nèi)心會變得自由、豁達。也只有在內(nèi)心得到了解放之后,一個少年才能夠開始真正的成長,對外界也會慢慢形成獨立并客觀的認識,教育才一步步開始。你若是父母,下次跟孩子打越洋電話的時候,嘗試一字不提學習的事情,多聊聊家常,看看是否有什么不一樣的效果?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