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誘發(fā)孩子學習動力合適嗎?

用錢誘發(fā)孩子學習動力合適嗎?

? ? ? ???這是少年商學院微信(ID:youthMBA)的第202篇分享文章,來自旅居芬蘭的臺灣作家陳之華;原文載于臺灣《親子天下》雜志,我們與之郵件聯(lián)絡了授權(quán)并進行了編輯。

? ? ? ???參加讀初三的女兒的家長會。班主任提出兩種鼓勵學生的方式:一種是由既有班費支出設立“成績進步獎”;另一種則是顧及到成績好的同學不容易拿到進步獎,而設立“成績優(yōu)異獎”。

? ? ? ???后者的獎勵方式,資金來源則由家長另外捐款,老師因此特別詢問家長意見,進行投票表決。

? ? ? ???普遍來說,女兒班上的同學都相當“績優(yōu)”,所以家長們投票結(jié)果,并不意外的是多數(shù)家長欣然贊成設置績優(yōu)獎金。而我,大概是少數(shù)幾個沒舉手贊成的。

? ? ? ???幾天之后,女兒拿了到底是否愿意捐款的表格給我填,這問題困擾了我好幾天,要是勾了“否”,好像對班上毫無貢獻;勾“是”的話,卻有違我個人的教育理念。

? ? ? ???被女兒催促趕緊填妥單子的周末夜晚,我正好經(jīng)過她的房間,孩子要我看她正寫給班主任的一封信,她說我一定會以她為榮。

? ? ? ???想不到,她對“捐款”一事的看法,竟與我?guī)缀跻恢?。她在信上粘的便利貼中寫道:“老師您詢問我們有關獎勵金,我認為,都可以吧。但是,請一定、一定要先給有進步的人!”

? ? ? ???于是,我們一起坐下來談論我遲遲沒有填表的原因。我一直覺得,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們,真的已經(jīng)夠“優(yōu)秀”、夠棒了,只要他們愿意持續(xù)下去,而且也真懂得學習方法,那讀書、考試之于他們,根本不是問題。應當思考的是,我們是否仍需要再以外在的獎勵形式,去誘發(fā)讀書動力?還是使他們更加明了,讀書是為了自己,而不需要再添增任何“鼓舞”的資源?真有額外的資源,是否該給較需要的人?

? ? ? ???我和孩子說:“這事讓我思索這么久,不外乎是你們從小到大,我好像從沒拿錢做為激勵你們學習和讀書的工具。而捐款給成績已經(jīng)夠好的孩子,真的不必要。因為臺灣各地實在有太多太多的孩子,需要你們班上家長捐出的那份錢,因為你們班上絕大多數(shù)的同學,說真的,什么都不缺了?。 ?/p>

? ? ? ???女兒入睡后,我翻開便利貼下女兒寫給班主任的整封信,才赫然發(fā)現(xiàn)自己急于看完便利貼后就拉著孩子說話,而她洋洋灑灑寫了好多:

? ? ? ???“老師,班上的進步優(yōu)良獎活動,我真的不知道是好還是壞?好是因為會鼓勵大家吧。但這樣有點像是班上很多家長對孩子說:考上前六名才可以有新手機、前十名才能去剪頭發(fā)、九十分以上才可以買鞋……

? ? ? ???我覺得這樣好怪,你的成績、分數(shù),跟你的頭發(fā)、手機和鞋子等等,到底有什么關系啊???這樣子好嗎?這樣子對嗎?這樣子是LEARNING (學習)嗎???

? ? ? ???和女兒討論此事后,女兒在信末又加上兩段話:

? ? ? ???“老師,我跟我媽的想法一樣。我媽沒有要捐贈,因為她認為優(yōu)異成績的同學,已經(jīng)夠好了……

? ? ? ???老師,在這里,好像都只有注意到『優(yōu)秀』的人…… 學校每次上臺領獎,都是同樣的人,難道其它的人就不值得『鼓勵』嗎?”

? ? ? ???我和先生看過后,發(fā)現(xiàn)孩子真的保有北歐教育環(huán)境里所形塑出來的人文思維,不論對于學習的真正目的,或是愿意關懷其它更需要幫助的人,以及如何看待已經(jīng)“夠好”的孩子所該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等等。

? ? ? ???每回想起那些我在臺灣各地見到的身影,就會一再思索,我們到底能為他們再做些什么?

 

 

發(fā)表評論